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202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项目采购试验服务采购项目合同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中作联合体黄淮北片成员莅临我院进行苗期考察
为全面了解中作联合体黄淮北片区域试验质量和规范性,查看品种在各承试点的田间表现,12月4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小麦育种专家周阳研究员等来自河北、山西和山东的联合体成员一行9人在主持人王德梅的带领下,到我院对小麦苗期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工作。 在任书记、闫璐副院长等科研人员的陪同下,考察组首先对我院承担的中作联合体品比试验、区试以及生产试验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各品种、各小区的苗情进行了详细记载。并了解了今年小麦播种期、栽培管理措施和气象条件等资料。 随后,考察组一行又到我院位于高新区的“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进行了参观。考察组成员听取了闫璐副院长关于基地规划、土壤情况和水文情况的介绍,周阳研究员等成员对基地规划和灌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小麦研究所 供稿)
[2019-12-24]
院领导调研试验示范基地
12月19日,副院长李素真带领相关人员,先后深入任城和鱼台的农科院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调研活动。 在已开展多年试验示范的老基地济宁市两河家庭农场、济宁绿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有关试验示范工作及明年试验安排,并提出建议。 在今年新建基地,省派第一书记包保村—鱼台县张黄镇军城村,与第一书记、济宁医学院丁国军副处长座谈,了解到在2019年,该村流转土地25亩,开展优质稻米种植,生产过程采用我们推荐的水稻新品种“圣香66”、控释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生产的富硒香米,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推广了新技术,受到了群众欢迎。 在鱼台县谷亭镇李庄村,与省派第一书记、山东省广播电视局王文涌科长、村两委成员一起座谈,王涌科长希望农科院专家把李庄村列为明年的试验示范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全程指导他们开展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增加村集体收入,示范带动群众致富,随后一起察看了将要流转的60亩土地,对下步将要开展的试验示范内容进行了对接。 (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 供稿)
[2019-12-23]
牛产业创新团队岗站联合帮扶泗水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11月19日,牛产业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宫本芝站长同设施与环境控制岗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孙国强教授、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省农科院奶牛研究中心侯明海研究员,一同前往泗水县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开展帮扶工作。 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椿树沟村东,是以奶牛繁育、养殖、销售以及鲜奶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圣水峪镇椿树沟村为省定贫困村,村书记渠井萍作为村致富带头人,通过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结对帮扶该村贫困户,目前已帮助村内23户38名贫困户通过发展奶牛托养、自主发展、多方就业、光伏发电等多种方式实现脱贫;已为78户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为8户贫困户家庭办理了奶牛养殖托养;不定期组织300余人次到公司参加了技能培训,村民人均增收7800余元。 济宁试验站与团队岗位专家侯明海研究员、孙国强教授,每年不定期前往红山牛场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此次红山奶牛场之行,济宁试验站按照与红山奶牛场签订的科技帮扶协议,专门为牛场送去了200支进口荷斯坦奶牛冻精,以帮助牛场改良现有奶牛品种,提高牛群遗传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专家们先后参观了牛场的牛舍、青贮池、饲料车间、有机肥建设基地等,对牛场在牛群结构、繁育管理、饲料、牛舍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与渠书记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渠书记对牛产业创新团队岗站联合帮扶牛场—送冻精、送技术服务,表示十分感谢。相信在牛产业团队专家们的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牛场的各项工作定会越做越好! (畜牧所 供稿)
[2019-12-23]
农产品研究所七个新花生品种完成登记程序
农产品研究所七个新花生品种完成登记程序,分别是: 济花501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2 济花601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3 济花603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4 济花605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5 济花1206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6 济花1209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7 济花1211 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370138 (农产品研究所 供稿)
[2019-12-17]
花生农机农艺融合培训观摩会在邹城市香城镇基地召开
2019年9月11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济宁综合试验站在邹城市香城镇杨桃村基地召开了花生农机农艺融合培训观摩会。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所、青岛农业大学、泰安农科院、菏泽农科院的专家进行现场培训,答疑解惑。 ( 农产品研究所 供稿)
[2019-12-17]
夏直播高油酸花生轻简栽培示范在邹城基地完成测产验收工作
2019年10月18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邀请有关专家,对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济宁试验站在邹城市北宿镇西故下村实施的106亩夏直播高油酸花生轻简栽培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实施情况的汇报,考察了应用麦油两熟花生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耕层质量提升技术、高效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栽培技术情况,测产结果核心示范田平均亩产398公斤。 ( 农产品研究所 供稿)
[2019-12-17]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召开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
2019年12月13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暨济宁市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发展创新团队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在济宁广电精品酒店召开。会议邀请了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夏奎总农艺师、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徐成忠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及试验站团队成员、示范县专家,济宁市现代农业大豆产业发展创新团队成员和企业、种植大户代表等共计35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济宁市大豆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继存研究员主持。夏奎总农艺师首先介绍了2019年济宁大豆种植情况,指出2019年济宁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对区域内豆种企业起到的带动作用给予肯定。鼓励大家积极在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发布大豆产业有关信息,希望科学工作者认真研究、解决大豆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国家试验站的五个示范县联络员和市团队岗位专家、团队成员分别做了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各县区大豆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机械化应用、病虫害防治及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等方面。针对2019年大豆播种时期干旱问题,各示范县均能及早宣传、积极应对,做到造墒播种 或播后喷水,尽量实现适期早播。大家在工作汇报时均提到“症青”问题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认为播期过早、干旱、高温、花叶病毒病、虫害等均有可能引起“症青”病害,期待早日解决,让农户放心种植大豆。种植大户和企业代表关注的问题也集中在症青上,期待抗性品种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及早出现。徐成忠研究员从玉米出现不结粒和花粒的情况分析,认为大家可以从品种、高温、虫害等方面入手防控“症青”病害。 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做了总结,肯定了各示范县和市团队2019年度的工作,特别在高产典型创建、机械化程度和田间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成绩突出,并指出了试验中的不足,期待大家明年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任务,促进济宁及周边区域大豆产业的发展。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经济作物所 供稿)
[2019-12-16]
我院马登超同志成为九三学社山东省农林专门委员会委员
2019年12月4日,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农林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宣读了《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及《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农林专委会名单(60人)》。会议指出,“三农”事业是我国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变化、新的要求,九三省委农林专委会应运而生,作为社省委第一个专委会委员,要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 随后,社省委农林专委会主任郝玉金主持了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农林专委会第一次会议。我院马登超同志被任命为九三学社山东省农林专门委员会委员,做了个人发言,就如何把农林专委会的工作做好建言献策。各位委员一致表态,坚决拥护社省委成立农林专委会的决策,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领域知识,做好课题调查研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图片来源:九三学社济宁市委员会 (农产品研究所 供稿)
[2019-12-16]
我院成为山东首家农业科技转化行业协会会员
由山东省农科院牵头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寿光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东营市盛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潍坊院士谷管理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省农业科技转化促进会,12月8日,促进会在潍坊成立。这是我省成立的首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协会,我院作为促进会会员参加会议。 山东省农科院吴修被推选担任促进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吴修表示,促进会作为在山东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全省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农业科技转化行业组织,将发挥资源与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与经济、农业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步伐,实现供需双方优势互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畅通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全过程,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应有贡献。 图片来源:农业大众 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供稿
[2019-12-10]
东西协作见成效,扶贫之花结硕果
作为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项目,我区从山东济宁引进的食用菌新品种大球盖菇在柱山乡试种成功。4月11日,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贵林、柱山乡党委书记张永明、山东对口支援蔬菜专家李令堂、张杰等,来到山田村示范户段昌森的林下种植基地看到,大球盖菇正进入盛产期,拨开覆盖的稻草,露出一团团、一簇簇“小红帽”,这些红菇鲜润可人,白胖的“身子”、酒红色的“盖头”,长势十分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 今年,我区从山东济宁市引进的大球盖菇在柱山乡山田、何庙、云安、草盘等4个村试种17亩,经过精心管理,3月上旬开始陆续出菇,随着天气变暖,目前大球盖菇已进入盛产期,菌菇肉质肥厚,菌柄粗壮,一般单个重50-100克,口感鲜嫩,品质优。目前市场价为16-20元/公斤,据初步测算,预计可实现亩产2500公斤左右,亩产值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我区试种的大球盖菇多在柏树林、李子果园等空闲地,采用秸秆生料畦式覆土仿野生栽培,不但充分利用了林下空地资源,节约了成本;而且野外栽培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菇质更加优良,味道更加鲜美。 李令堂与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杨贵林一行查看大球盖菇长势 山东对口支援食用菌专家指导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长势喜人的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 信息来源:重庆市万州区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
[2019-12-09]
页次:60/74页 共 73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