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202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项目采购试验服务采购项目合同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2019年度工作推进暨春季珍稀菇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召开
2019年4月2-3日,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2019年度工作推进暨珍稀菇现场观摩会在济宁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6个岗位专家试验站长及其团队成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山东省农科院领导、济宁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济宁农科院领导及部分企业代表共50余人。 2日下午,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万鲁长宣布大会开幕。济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艳云致欢迎词: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济宁市食用菌发展情况以及济宁市农科院取得的成果贡献,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鼓掌欢迎。各岗位专家、试验站长汇报交流2018年的亮点工作以及2109年的工作目标,并对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山东省农科院资环所所长宫志远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做了指导发言,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高瑞杰站长对食用菌团队发展做了指导发言,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总站食用菌科高霞科长传达了关于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的分工安排;最后首席万鲁长做了总结发言。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3日上午,与会人员乘车到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济宁忠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观摩指导。在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观摩指导了设施大棚栽培的羊肚菌、大球盖菇,林下种植的大球盖菇、竹荪等。在忠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观摩指导了工厂化种植的草菇、双孢菇以及废菌渣林下栽培平菇、鸡腿菇和废菌渣生产有机肥等。 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2018年的工作,亮点突出成绩斐然。确立了2019年的团队工作目标。通过观摩,对济宁市食用菌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认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全省食用菌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农业研究所 供稿)
[2019-12-09]
济宁市农科院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
2月20日,济宁市农科院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农科院特别邀请济宁市纪委监察委第八纪检组毕咏梅书记参加了这次会议。 党委书记任艳云总结:过去的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济宁市农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农业农村工作有关精神,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对2019年重点工作,任艳云要求,全院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围绕强院建设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开展前瞻性研究和技术储备,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在品种选育、绿色增产、提质增效、生态环保、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坚持“三个面向”,启动实施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创新团队+”服务模式的探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有效途径与模式,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力度;充分发挥30个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作用,创建学科融合平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院士团队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举全院之力推进“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项目建设与高效运转;进一步调整完善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责定位,实行岗位目标分类管理量化考核制度;继续坚持“人才兴院”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四个自信”,充分利用“灯塔在线”、“学习强国”、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提高理论素养,严守党的“六大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会议强调,2019年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全省部署推进“工作落实年”之际,市农科院要弘扬奋斗精神,崇尚真抓实干,踏着时代节拍,加快追梦步伐,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毕咏梅针对“守纪律、讲规矩、推动科研创新再上新台阶”作专题讲话,对我院2018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守纪律、讲规矩提出了严格要求。 会议还对2018年度我院各项事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与班子成员分别签订了《济宁市农科院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 李素真副院长主持了会议,全体在职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办公室 供稿)
[2019-12-09]
我院甘薯新品种连获大奖,齐宁18问鼎“光友杯”
2019年10月22-23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研究会,在绵阳市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光友杯”全国甘薯擂台赛及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我院选育的甘薯参赛新品种“齐宁18、齐宁21”在100余个参赛品种中表现突出,齐宁18问鼎“光友杯”,获得紫薯组一等奖;齐宁21获得“光友杯”鲜食组三等奖。 2019年11月16-17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清丰县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甘薯产供销对接大会”,并进行了第九届“华薯杯”全国甘薯优质高效竞赛颁奖,齐宁18荣获优良品种组二等奖,齐宁21获得优质高效食用组三等奖。 近年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面向甘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甘薯种资创新,选育出齐宁18、齐宁21等8个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对济宁市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19-12-04]
济宁市农科院在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上获表彰
11月14日,山东省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在济南市召开。副省长于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厅厅长唐波主持会议。在本次会议上,我院科技帮扶工作受到充分肯定,获评科技特派员优秀组织实施单位,副院长马井玉研究员、科技基地服务中心主任黄信诚研究员被评选为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于杰副省长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深邃思考和实践总结。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支持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几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科技厅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科技帮扶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院充分突出人才、技术和项目优势,认真完成省科技厅部署的驻村帮扶、科技扶贫任务。2016年以来,我院先后派9名专家21人次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组织的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帮扶活动,深入到泗水、梁山、汶上、嘉祥、鱼台等县对口帮扶15个镇、26个贫困村。组织全院技术力量对帮扶地区进行技术培训、答疑解难,帮助科技示范户筛选引进大豆、小麦、玉米、蔬菜新品种21个,推广农业新技术30余项,建立示范基地1300亩,推广畜牧养殖新技术9项,举办技术培训班196期,外带领外出参观学习47次,培训群众12000余人次。帮助申请了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6项,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4处,引进项目6个,引进资金100余万元,帮扶156户乡村致富带头人,带动46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效果。 今后,我院将把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再接再厉,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充分发挥优势,全力做好科技帮扶工作。 (科研处 供稿)
[2019-11-18]
齐宁18问鼎海蓝杯,我院甘薯新品种再获殊荣
2019年10月16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泗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泗水)甘薯助力乡村振兴学术研讨暨甘薯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泗水县隆重召开。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部分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济宁市甘薯产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甘薯加工企业等3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研讨会上,来自甘薯界知名专家,围绕“发展甘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随后,与会人员先后到国家甘薯新品种展示田(泗水)、国家甘薯高科技产业园、地瓜小镇进行现场观摩。会议期间开展了2019年“海蓝杯”全国甘薯新品种大奖赛活动。有关专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66个参赛品种的产量、商品性及食味等进行综合评价。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参赛的齐宁18获紫薯组一等奖、济农244获淀粉组二等奖、齐宁21获鲜食组二等奖。 近年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面向我市甘薯产业需求,积极开展甘薯种资创新、示范应用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出齐宁18、齐宁21等8个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对济宁市甘薯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物技术研究所供稿)
[2019-10-31]
中国?鱼台绿色稻米优质高效技术论坛在鱼台县召开
为促进鱼台县绿色稻米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10月19日,由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鱼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鱼台绿色稻米优质高效技术论坛在鱼台县举行。来自贵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鱼台,探讨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破解鱼台稻米产业发展瓶颈,畅谈水稻未来,共同把脉鱼米之乡的产业发展。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教授作了《我国的优质粳稻生产》主旨报告,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粳稻生产情况及优质粳米生产技术;山东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周学标作了《山东水稻产业绿色发展与种养结合高效生产模式》的报告,就水稻产业发展趋势及我省面临的问题、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关键环节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在我市绿色稻米发展关键时期,专家的报告为我市稻米发展的提档升级,向优质高效发展指出明确方向。 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专家组成员、济宁市农科院专家、市(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有关协会、企业、科技示范户等200余人参加了今天的论坛。论坛由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主持。 下一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依靠科研优势、汇聚国内专家智慧,大力研发推广绿色稻米优质高效技术,促进我市绿色稻米产业发展步伐,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科研基地管理处 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19-10-29]
丹皮/白芍间作玉米栽培模式试验测产验收会
10月26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联合济宁市农科院组织省内专家,对省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栽培与土壤肥料岗位联合济宁试验站开展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栽培模式”试验,进行了丹皮/白芍测产验收。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瑞杰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关于项目实施及自测情况汇报后,察看了丹皮/白芍的长势,选择了菌渣处理一、二、七与CK各1块试验田做取样田,进行测产。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丹皮/玉米模式牡丹根鲜重和白芍/玉米模式白芍地下鲜重,比对照(非间作)产量均高出一倍,经济效益显著。 验收专家组通过田间考察认为,丹皮/白芍与玉米的间作套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的株、行余地和高杆与矮杆之间的立体空间,以及地下层深根系与浅根系的分布规律。又充分发挥植物间的互利效应,提高了光能、空气、水肥利用率,达到了粮药双丰收的目的。对提升土地利用率,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可在药材主产区推广应用。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19-10-28]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区人才”专家组织科技示范户外出考察学习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科技厅关于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人才支持计划,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科技示范户科技文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村脱贫,济宁市农科院省级科技特派员于4月22日,组织鱼台县张黄镇省定贫困村(大陈村、鉴家村、吴家村、军城村、袁哇村、强家村)等6个村的31名科技示范户及镇村领导到济宁丰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蔬菜种植、新型肥料应用、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知识。 山东济宁丰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是一家集农业科技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及产品销售、生态种植及销售、良种繁育、养老产业项目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司。公司现已流转土地3000余亩,员工128人。公司依托山农大、省农科院、济宁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在保证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能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公司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生态循环示范点、省级农科驿站、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省级农业多媒体共享系统应用示范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公司注册了“韵之缘”商标,黄瓜、茄子、辣椒、番茄四种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公司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列入山东省发改委、省农发行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名单。公司科技人员带领科技示范户参观了我市最先进的恒温恒湿智能温室及大棚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生产现场,并系统讲解了有关品种选择与大棚生产及先进了无土栽培立体种植技术。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腐植酸肥、缓控释肥、生物肥、水溶肥、土壤调理剂等新型功能肥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种植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腐植酸复合肥料》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腐植酸肥料领导品牌、亚洲最大的腐植酸肥料生产基地、中国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起单位。在农大肥业公司,李兵教授对大家进行了系统培训,对当前大家关心的真假肥料识别、控释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使用、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并带领大家参观了企业发展历程、先进理念和生产车间。 通过参观学习,广大科技示范户纷纷表示,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东西,提高了科技水平,收获很大。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区人才”专家黄信诚、楚惠民、李继存及鱼台县张黄镇农技站朱冬贞站长、马乃学站长组织参加了本次考察学习活动。 (实验农场 经作所 畜牧所 供稿)
[2019-10-24]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在济宁举办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培训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经研究,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山东水稻研究所、济宁市农机服务中心、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于2019年6月17-18日,在鱼台县召开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培训会议。 会议采取现场观摩的形式,现场观摩了水稻机械化趟田、育插秧、无人机高效植保演示、插秧机、移动式干燥机,参观稻改博物馆、观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展,参观了王鲁镇秋菊农机合作社、鱼稼里龙虾广场、裕米丰稻(藕)虾共作基地等。并举行了培训活动。省水稻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王金星教授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插秧机、基于图像处理的水稻植保无人机和移动式水稻干燥机等智能化作业装备,自动驾驶插秧机和水稻植保无人机分别进行了现场作业演示,其中自动驾驶插秧机充分展示了卫星导航、路线规划与自动控制功能,水稻植保无人机展示了图像处理、病虫害识别与变量作业功能。上述智能化装备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对于水稻产业下一步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济宁市政府领导;市农业农村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农机发展中心、市财政局;任城区、微山县、鱼台县、嘉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农业农村局局长,农机中心主任、分管主任、农机推广(科)站长,鱼台县城乡水务局、财政局、有关稻区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合作社代表、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农场 农业信息情报所 供稿)
[2019-10-24]
山东省 “农业大数据助推精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济宁市举办
10月14日上午,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 “农业大数据助推精准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济宁市广电精品酒店举办。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监测预警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阮怀军所长、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任宪民、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颜芬副科长、济宁市农业局于卿科长出席会议。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主持会议。 许世卫研究员和任宪民副局长先后致辞,对举办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作了深入阐述,并对如何办好培训班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培训班的学习纪律等提出严格的要求。 本次高级研修班依托平台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来授课。重点围绕大力发展和实施数字农业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全面解析实现数字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内容、问题与发展方向。培训班采取专家授课、互动研讨、现场教学相结合方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效。让农业生产者、参与者重视对大数据的认识和应用,以期为我省农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更好的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实践。 省内各县(市区)企事业单位服务“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工作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共70余位学员参加了本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组织人事处 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院办公室 供稿)
[2019-10-21]
页次:61/74页 共 73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