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202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项目采购试验服务采购项目合同
小麦新品种济儒麦24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告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济宁市农科院与山东海波薯业有限公司开展“支部联建 科技服务”主题党日活动
2025年4月1日,济宁市农科院第一党支部联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赴泗水县圣水峪镇山东海波薯业有限公司开展“支部联建、科技服务”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为纽带,深化院企合作,聚焦甘薯产业技术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带领第一党支部党员及青年科技人员代表一行14人,实地调研了山东海波薯业有限公司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并就甘薯脱毒苗工厂化繁育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随后,参加活动人员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党支部活动室参加支部联建座谈会。省派驻北东野村第一书记秦永康、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勇、圣水峪镇副镇长杨建龙、北东野村党支部书记庞兴俊及海波薯业负责人庞海波等共同参与。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表示,此次支部联建活动是深化“党建+科技服务”模式的新起点,下一步,济宁市农科院将依托示范基地建设,开展重点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团队,针对脱毒种苗繁育以及甘薯高效栽培等环节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推动济宁甘薯产业提质增效。山东海波薯业负责人对济宁市农科院多年来的科技帮扶表达感谢,并表示将以济宁市农科院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快繁育优质脱毒种苗,保障薯苗质量,让客户放心、让种植户安心。 (生物技术研究所 第一党支部 供稿)
[2025-04-02]
专家齐聚济宁,推动大豆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第十五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学术年会胜利召开
3月29日,第十五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学术年会在嘉祥召开。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嘉祥县人民政府主办,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承办,来自全国13省的300多名科研专家、企业和种植户代表齐聚济宁,共商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和种业企业的专家分别围绕大豆育种、种植、加工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在第十五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青年科技论坛中,我院青年科研人员王修帅所做的“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基因编辑大豆品种的加工适配性开发”学术报告荣获二等奖。 会议发布的《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2024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黄淮海地区审定大豆新品种94个,我院3个品种山宁33、山宁36、山宁29位列其中,我院参与完成的“黄淮海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生产技术”入选国家农业主推技术,为黄淮海地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品种及技术支撑。依托我院建立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连续15年获评优秀试验站。 会议首次开设圆桌论坛,大豆种业企业、加工企业、收储企业、种植大户和育种家代表面对面交流,从大豆产业链的不同角度阐述看法,发表建议,推动了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5-04-01]
走进农业科技 体验绿色未来——济宁一中农业科学社团走进农科院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2025年3月30日,济宁一中农业科学社团师生一行约50人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走进农业科技 体验绿色未来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伊始,农科院韩加坤副院长为同学们介绍了农科院的基本情况并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在农科院科普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探秘之旅。 在科普展厅,同学们通过图文展板和实物标本,系统了解了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起源演化、品种改良历程及其营养构成。随后,在现代化的小麦生理实验室,精密的分析仪器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科普志愿者现场演示了作物生理性状测定技术,并详细讲解了从麦粒到面粉再到各类面食的全产业链加工过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在农科院的种质资源库,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保存技术,特别是低温保存等关键技术,使同学们认识到种质资源作为农业芯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无菌操作下的幼苗繁育过程,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精妙应用赞叹不已。在农科院试验基地,志愿者讲解了小麦、大蒜等作物的生长特性及田间管理技术,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活动最后,韩加坤副院长为同学们带来《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的专题讲座。他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编辑、垂直农业等前沿技术,并勉励同学们关注农业科技发展,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此次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动手实践、专家讲座等多元化形式,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农业科技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现代农业的兴趣。未来,济宁农科院将持续深化院校合作机制,打造院校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农业科普实践活动,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农业科技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5-04-01]
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 山东中医药大学蒲高斌教授一行 赴济宁调研指导
3月26日,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岗位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蒲高斌,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刘振华一行到济宁综合试验站调研指导并就进一步加强岗站协作进行深入交流。蒲教授一行先后到安居街道汪西村、任城区四季牡丹园、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药材种植试验基地、任城区郗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等地调研指导当前中药材种植生产情况。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济宁综合试验站站团队成员参加活动。 在安居街道汪西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蒲教授一行查看了金银花种植品种、田间长势、种苗繁育等状况,参观加工车间并听取了金银花基地项目发展运行介绍。着重查看了新栽地块的金银花长势,分析因冻害、蛴螬危害等原因导致去年金银花大面积枯萎现象,建议后期管理加强剪枝整形,通风透光,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针对四季牡丹园的牡丹花期错过五一假期的观赏时机,刘教授提出利用生物科技方法延长花期的建议。在任城区郗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查看了丹参、白芷、白术等在地品种的生长情况,基地负责人介绍了近两年各品种市场价格的变动。面对市场波动风险,蒲教授提出订单种植、科学管理、产销对接等方面的规避建议。 在济宁试验站中药材基地,听取了试验站关于凤丹、芍药、菊花等种质资源引进保存、相关研究课题进展情况。蒲教授指出要聚焦解决区域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关键瓶颈问题,体系岗站间要进一步沟通协作,发挥双方各自技术人员优势,加强生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技术,推动地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5-03-31]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到我院考察调研
3月28日,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平同志带队一行三人到市农科院考察调研。院党委副书记张连秋,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加坤等共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张连秋首先对淄博农科院考察团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总体学科布局及近年在科研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杨平副院长对我院的整体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下一步双方推动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提出意见与建议。 座谈会参会人员还就院志编纂事项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兄弟院所之间相互了解,并希望双方能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促进两院良好发展。 市农科院机关党建处(组织人事处)、科研管理处、小麦研究所、办公室等相关院属单位参加活动。 (办公室 供稿)
[2025-03-29]
院校携手育未来,劳动教育赋成长
3月26日,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教师代表走进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以“劳动教育赋能成长”为主题的深度探访活动。双方围绕《一亩方田 五育融合》项目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科研资源赋能劳动教育的新模式,推动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在座谈会上,双方就如何将科研创新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表示:我们将开发系列主题科学实验,让学生全程参与农作物种植管理,通过科学观察、数据采集等实践,让劳动课堂焕发科学魅力。济宁学院附属小学相关领导和教师代表对此深表认同:“期待学生们能参与到新品种培育实践中,切身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农科院专家陪同下,教师们走进小麦实验室,认识了现代化农业检测仪器,系统了解小麦从育种到餐桌的过程。参观遗传育种实验室,初步了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踏入组织培养室,领略植物细胞工程的魅力。教师们还实地参观了食用菌智能化温室和大蒜、小麦试验田,亲身感受农业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下一步,济宁农科院将充分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与人才优势,与教育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科研引领+教育赋能的创新融合模式,打造院校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为区域科研与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5-03-28]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合开展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3月19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邀请体系首席专家林雪彦教授、设施与环境岗位专家曹荣峰教授、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赵红波研究员、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李荣岭研究员、疫病防控岗位专家朱伟教授、加工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朱立贤教授及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苏波经理等一行专家,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素真副院长和济宁试验站宫本芝站长的陪同下,共赴泗水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开展科技帮扶活动;济宁电视台“更济宁”栏目进行了采访报道。 泗水红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为“十四五”期间济宁试验站科技帮扶的牛场,试验站长期联合体系岗位专家,主要围绕制约牛场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送良种、送技术、提水平、增效益”等活动。以种质改良为主导,每年为牛场提供一定数量的冻精,帮助牛场制定科学的选种选配计划,并不定期到牛场在系谱档案建立、选种选配、繁殖管理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现场培训。此次红山牛场的科技帮扶之行,专家们通过现场座谈和实地查看,分别从品种改良、疾病预防、饲料营养、生鲜乳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对牛场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提出适合当前牛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发现的犊牛腹泻、TMR日粮制作等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与牛场负责人渠井萍书记进行认真细致的交流,给予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前期科技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牛场牛群遗传品质已明显提升,牛群的体细胞数明显下降,牛群单产也提高150kg/年;牛场的养殖技术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5-03-24]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合科技赋能济宁市牛产业发展
2025年3月20日,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邀请体系设施与环境岗位专家曹荣峰教授、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赵红波研究员、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李荣岭研究员、疫病防控岗位专家朱伟教授及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苏波经理等一行专家,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试验站宫本芝站长的陪同下,共赴三强农牧科技园与山东万祥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产业调研与技术指导。 山东万祥牧业位于嘉祥县仲山镇,目前奶牛存栏1000多头。牛场前期采用以稻壳为主的发酵床养牛,每年发酵床成本约30多万元。为应对当前奶业低迷形式,目前采用干湿分离后的粪便经发酵后回填牛舍,既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养殖粪污处理的难题,又有效的降低了养殖成本。专家们对牛场的节本增效理念大为赞同,认为此种粪污处理模式值得推广。在参观牧场过程中,专家们对现场发现的问题也及时与牛场负责人朱军利进行了交流,建议牛场将养殖技术与管理做到进一步精细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降本增效。 三强农牧业科技园位于任城区石桥镇,占地930亩,目前奶牛存栏约2000头,是集奶牛养殖、鲜奶加工销售、种养结合与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大型观光牧场。牛场负责人韩经理介绍了牧场当前运营情况,专家们就奶牛育种、疫病防控及种养循环等方面问题与韩经理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韩经理表示以后将继续加强与体系专家们的协作交流,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理念谋划乡村振兴、以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以群众有感衡量乡村振兴的经营理念,继续引领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次牛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合开展的深入牛场走访调研活动,体系专家们更加细致的了解到当前奶牛养殖企业所处的困境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林首席表示今后在体系工作中,将会以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开展攻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切实做好科技与产业的紧密融合。相信在政府部门、养殖企业、各位同行及省牛体系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济宁市的牛产业一定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畜牧兽医研究所 供稿】
[2025-03-24]
走进济宁市农科院花生南繁基地
阳春三月,农事正忙,在济宁市农科院海南南繁基地里,480余份各世代花生种质材料长势喜人,研究人员正在对每份材料做好收获前的观察记载,拍照留存工作。 据了解,今年1、2月份海南省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1℃至0.3℃,平均月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济宁市农科院花生团队严格把好中控关,做好花生中后期田间管理,仍望4月初获得丰收。 为加强院院交流与合作,3月12日,海南省种子管理总站张艳艳主任、海南省农科院三亚研究院侯本军博士,到济宁市农科院海南南繁基地同我院正高级农艺师、山东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马登超就特色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挖掘与利用,花生育种技术改进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今后双方将依托南繁基地联合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科技攻关等项目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建设科研成果“新高地”。 下步,花生团队将按照山东省花生产业体系和济宁农科院年度重点工作部署,抢抓有利时机完成收获任务,确保重点育种材料颗粒归仓,为推动完成本年度花生资源保护利用、优良品种培育、良种转化与推广等重点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 供稿)
[2025-03-18]
畜牧所、经作所召开2025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
为保障2025年度各项工作平稳推进,细化重点任务分工,3月13日上午,李素真副院长组织畜牧所、经作所全体人员召开2025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 楚惠民所长、谢志华副所长、周延争副所长分别代表畜牧兽医、棉花、大豆课题组向大家介绍了2025年各自重点工作。楚惠民所长详细列出畜牧所2025年工作清单,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谢志华副所长重点围绕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及技术示范分解落实棉花课题组工作,2025年将重点做好济棉6、济棉7参试工作,力争“十五五”能够审定棉花新品种。周延争副所长从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服务与产业引领、田间管理4个方面对大豆课题组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保障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随后,所有参会人员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按照院、课题组统一安排,尽最大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李素真副院长就今后工作中需要注重加强的地方提出三点建议:一要严守各项纪律规矩,确保科研安全、生产安全;二要注重科研数据的收集整理,确保田间试验数据准确可靠,并善于总结,注重产出;三要提高工作标准,各项工作要列出台帐,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畜牧兽医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5-03-17]
页次:1/73页 共 7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