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202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项目采购试验服务采购项目合同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倾情三农志愿服务队水稻小麦种植技术培训走进望湖新村
2021年11月4日,市农科院第二党支部组成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倾情“三农”志愿服务队到鱼台县张黄镇党支部联建村望湖新村开展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小麦种植技术培训服务活动,对当前小麦种植和冬前田间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志愿服务队首先走进张黄镇党支部活动室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种粮大户等进行面对面座谈,了解当前农业生产最新进展情况,对目前土壤墒情过湿、小麦播种时间推迟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并发放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技术资料。 座谈会后,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实地考察水稻收获与小麦播种情况,与农民朋友就今年特殊气候条件下小麦播种和冬季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 院第二党支部、资环与植保所、信息所 供稿
[2021-11-05]
走进农业,了解科学种植
10月31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走进农业,了解科学种植”小学生农业研学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科研、农事操作体验的机会。 上午9点,在市农科院科技人员的带领下,来自济宁学院附小科苑校区的15名小学生依次体验了挖甘薯、种小麦、摘棉花等农事操作,参观了大豆育种材料,听取了相关知识讲座。同学们通过看、听、做等方式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了解到农业科研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探究创新的意识。 家务劳动都很少参与的孩子们对农事操作充满了新奇感,十分踊跃地拿起铁锨,学着志愿者的动作挖甘薯,看着甘薯从土里钻出来,孩子们用惊呼声表达了他们的欣喜;在种小麦试验的环节,孩子们轻拿、弯腰、匀点,一个个像模像样,那严谨的态度就像一个个农业科学家;盛开的棉花激起了孩子们收获的干劲,纷纷比起谁摘的多;参观大豆育种材料的孩子们提了好多大豆相关问题,看来还真是用心思考了呢。 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孩子们又一次深入了解了农业科技,体验了农耕文化。 人事处 经作所 生物所 妇委会供稿
[2021-11-02]
我院科研人员进行组培技术专题培训
10月29日,济宁市农科院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组培技术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由甘薯研究中心郑鹏讲授,通过在会议室的介绍及组培室的现场教学,进一步使大家了解熟知组培室内灭菌、温度光照调控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和组培技术流程等内容,有力促进科研人员顺利开展作物组培快繁研究工作。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1-10-31]
我院科研人员收看2021“种业大课堂”第六期课程
10月29日,济宁市农科院组织科研人员参加了2021“种业大讲堂”第六期课程“山东种业现状及振兴对策”的培训,本次培训由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蒋庆功讲解。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了解到当前农作物种业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种业振兴有关政策、以及对策措施等内容。 一年来,我院按照“强化自主创新,夯实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引领现代种业”的发展思路,开展一系列的提高技术人员的育种能力的培训,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是解决“种源”要害。瞄准种业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前沿育种技术创新,带动原创理论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构建育种信息库,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有机衔接基础研究与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应用研究,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共享,增强种业科技有效供给能力,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贡献。 (科研管理处 供稿)
[2021-10-31]
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及技术攻关”高级研修班在济宁开班
10月12日上午,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及技术攻关”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孔令让教授,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称专家科张军主任、济宁市农科院院长闫璐出席开班仪式,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主持。有关市农业、种业产业相关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省有关农业科学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近80余人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习。 在开班仪式上,张军主任发表了致辞,深入阐述了举办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学员的学习纪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此次高级研修班邀请到了在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及技术攻关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聚焦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种质创新、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与服务三大技术核心问题,以科技兴农、绿色高质高效、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竞争力为主题,切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为期四天的研修班,中国工程院邹学校院士、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首席科学家孔令让教授、山东省食用菌及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等全国知名专家探讨了辣椒产业发展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山东省现代小麦育种及产业发展和山东省种子产业发展路径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对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珍稀菇高质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提出针对性见解,并就现代种业高质高效发展路径、现代畜牧业特征及生产技术进行展望并深入交流探讨。授课内容深入浅出,拓宽了大家的科研思路和理论视野,参训学员在学术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获益良多。 15日下午,在结业仪式上,济宁市农科院为考核合格的研修人员颁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随后,一行人参观考察了济宁四季园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和济宁忠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事处 供稿
[2021-10-21]
邹学校院士莅临济宁调研指导特色蔬菜产业发展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瓜果飘香。10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莅临济宁调研指导特色蔬菜产业发展。 邹院士一行首先参观了济宁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展示,国家特色蔬菜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任艳云介绍了市农科院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等方面的进展,重点汇报了2021年济宁特色蔬菜试验站工作情况。邹院士一行深入金乡县田间地头、有关企业实地调研了辣椒、大蒜生产、特色蔬菜现代物流、电子结算金融和大数据服务以及精深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情况。 邹院士充分肯定了市农科院和特色蔬菜试验站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下步要重点在机械化生产、水肥一体化等关键环节开展攻关,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人工短缺、绿色高效生产等瓶颈问题。 在“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及技术高级研修班”上,邹院士以“我国辣椒产业发展与未来发展方向”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就辣椒的起源传播、中国辣椒产业的发展、辣椒的功能与产业定位、辣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指明了产业发展趋势和科研方向:一是开展辣椒基因组学研究,发展分子育种技术,通过分子设计育种,选育能满足不同用途的高品质品种;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包括产地环境控制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绿色采后处理技术,绿色加工技术;三是从播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到采收全程机械化技术。 邹院士对我市辣椒、大蒜等特色蔬菜产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展功能定位都给出了十分中肯的指导意见,对于提升我市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事处 科研处 供稿)
[2021-10-14]
我院举办“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与培训活动”
为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意识,增强科技致富能力,由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稻创新团队等单位于10月8日-9日组织召开“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和技术培训”活动。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学标研究员、山东省农科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所长谢先芝研究员,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农科院、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任城区、鱼台县、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及科技示范户70余人参加了观摩和培训。 与会人员在任城区绿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观摩了“水稻新品种引进示范”、“水稻细菌性穗枯病抗性鉴定试验”、“富硒大米生产技术研究及示范”、“不同水稻品种及栽培密度对产量、品质及病害的影响”、“稻田虫害远程监测识别装备研发”等试验,参观了山东省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试验基地的水稻新品种展示。 会议针对当前水稻新品种选育、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全程机械化等问题开展了技术培训,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学标研究员做了《我省水稻产业绿色发展与稻田综合种养》的学术报告;青岛农业大学褚栋教授做了《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控》学术报告。现场发放《山东省稻麦轮作区水稻种植新技术》、《山东省稻麦轮作区水稻病虫草害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山东省稻麦轮作区水稻新品种》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技术资料200多份。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和切实抓紧抓牢抓实农业领域防灾减灾救灾的形势下召开的,受到农技推广机构和科技示范户的热烈欢迎,对指导我市水稻生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将起到积极作用。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1-10-11]
我院科研人员收看2021“种业大课堂”第五期课程
9月28日,济宁市农科院组织科研人员参加了2021“种业大讲堂”第五期课程“我国种子质量认证制度推行情况及展望”的培训,本次培训由省站检验科农艺师李延坤讲解。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了解到种子质量认证的概念和重要性、全球种子认证现状、OECD种子认证方案与实施以及我国种子认证制度试点工作进展及成效等内容。 科研处 供稿
[2021-09-28]
2021年山东省玉米专业委员会专家考察济宁农科院试验点
2021年9月27日下午,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一行10人来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试验田进行田间考察与指导,济宁市种子管理站和济宁农科院领导一起陪同参观考察。各位专家穿着雨靴冒雨深入田间,对每一个参试品种在长势、抗性、倒伏、结实性和品种综合表现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和评价,对我院试点承担的山东省夏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193个品种和生产试验39个品种在田间种植、管理和调查等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 (玉米所 供稿)
[2021-09-28]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黄淮海重点任务讨论会召开
9月18日,济宁大豆综合试验站组织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黄淮海重点任务讨论会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会议由黄淮海区域专家组组长吴存祥研究员主持,济宁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素真研究员在会上作重要发言。顾问专家、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等27人参加。 吴存祥研究员回顾了大豆体系黄淮海区域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重点任务设置及完成情况。然后,与会专家围绕黄淮海大豆生产上的技术瓶颈、技术限制优先序、“十四五”重点任务如何与“十三五”任务衔接、重点任务如何组织实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育种目标的确定、优异品种的选育、病虫害预警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精播保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技术模式的组装与优化、“个十百千万”高产攻关的开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指出重点任务的设置应遵循产量为核心、优质为基础、绿色为保证、效益为根本,并强调要坚持围绕“四个面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初步确定“十四五”黄淮海将重点围绕优质食用大豆全程机械化、免耕精播标准化等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开展工作。 会议旨在系统谋划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黄淮海重点任务,绘制黄淮海大豆产业科技发展蓝图,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还参加了2021嘉祥大豆种子高峰论坛暨成果转化地展现场会,考察了国家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核心区。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2021-09-24]
页次:45/74页 共 7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