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品茶
欢迎进入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本站访问人数:
网站首页
全院概况
农科动态
通知公告
机构设置
专家队伍
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
科技服务
党建文化
精神文明创建
农科要闻
更多>>
1
2
3
4
5
6
通知公告
更多>>
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公告
2025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预算
关于办理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通知
关于参加山东省第五届财会知识大赛的通知
2023年度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单位决算
2024年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学项目采购试验服务采购项目合同
农科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科动态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20年度工作会议暨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培训会在菏泽市巨野县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解决特色蔬菜(大蒜、辣椒)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2020年度工作会议暨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培训会于11月26日-27日在菏泽市巨野县召开。巨野县有关领导、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成员和五个示范县(金乡、巨野、嘉祥、兰陵和微山)分管领导、技术骨干、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国家特色蔬菜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任艳云研究员和巨野县科技副县长王保平主持。 巨野县县委副书记赵民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巨野县大蒜、辣椒等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专家报告环节,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戴雄泽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侯加林教授、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峰研究员分别作了“我国辣椒产业现状与关键栽培技术”、“特色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装备创新”、“大蒜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主题报告。报告内容精彩、针对性强、观点敏锐,与会人员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最后,任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并表态,济宁综合试验站将严格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配合首席科学家及岗位科学家开展协同攻关,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济宁综合试验站自建成启动以来,围绕产业需求配置科技资源,与全国特色蔬菜体系各岗位专家协同配合,形成了科技创新整体合力,充分发挥项目、技术、人才优势,在良种繁育、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栽培技术改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向各示范县示范推广大蒜、辣椒、莲藕等新品种20余个,集成推广大蒜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10余项,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特色蔬菜产业技术创新升级,创造了5000万元以上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黄淮海地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研处 供稿)
[2020-11-28]
市农科院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培训会
为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全覆盖,进一步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提升学习实效,11月23日上午,市农科院举办全院干部职工专题培训会,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主持会议并提出贯彻落实要求。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系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强调,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会议最后针对我院下一步农业科研工作提出要求,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构残浴⒐丶约际跹芯浚钊胧凳安亓赣诘?、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重点成果培育和重点学科建设,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强“创新团队+”服务模式的探索,加快高素质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多渠道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力度,做好科技扶贫、驻村联户和科普工作。三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强化创新团队建设,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专家的合作,推进“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项目建设与高效运转,改善中心实验室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条件。四是强化内部机制建设,充分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更新思路理念,创新方式方法,优化用人环境,分类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提升全院职工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不断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抓好科研立项及项目管理。五是以党建为统领。切实加强农科院建设,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好作风纪律建设,建设平安单位,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加大宣传力度 会议最后强调,希望全院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新阶段新要求上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市农科院一定能为济宁的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富裕做出积极的贡献! (院办公室、人事处 供稿)
[2020-11-23]
济宁市农科院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市农科院于11月17日组织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院党委书记任艳云同志参加活动并带头捐款,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奉献爱心。 活动中,市农科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当天筹得善款30500元。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农业科研部门职工,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关注慈善、关心慈善、支持慈善,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持续奉献爱心与温暖,用实际行动为济宁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农科人的一份力量。 (人事处、院办公室供稿)
[2020-11-18]
我院义工团联合市慈善总会义工六团为社区老人送爱心
10月30日,我院义工团联合济宁慈善总工会义工六团在农科院宿舍区开展了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参与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将爱心送入社区,丰富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 随着义工团志愿者们的到来,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他们有的陪老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有的一丝不苟地为老人理发、修剪指甲;有的为老人按摩腿脚和肩膀,为了关怀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志愿者们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切实让老人们体会到志愿者们的爱心与关怀。随着活动逐渐进入尾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也为这次的公益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和关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已是我院义工团与市慈善总会义工团的第三次联合公益活动,给予老年人关心爱护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此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发扬了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身体力行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义工团、办公室 供稿)
[2020-10-30]
“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现场验收观摩会在济宁召开
2020年10月21日,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组织召开的“丹皮/白芍间作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现场验收观摩会在济宁市农科院中草药试验基地隆重举行。省农业农村厅领导携中草药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员,省中药材行业协会成员、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技术人员、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省市级新闻记者等5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按照有关测产规程,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试验对药材和粮食作物均表现出了优势,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处理五丹皮亩产量1054kg,白芍亩产量1833kg,玉米亩产量588.6kg,分别比对照增产427kg/亩、833kg/亩、147.7kg/亩。菌渣肥料试验增产效果显著,本次验收取得圆满成功。 针对中草药生长周期长、农民承担风险大、农民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差的问题,自2015年秋开始,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在济宁试验站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展了“丹皮/白芍间作玉米(小麦)高效种植模式”试验,通过近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药材不减产的情况下,玉米的产量跟常规大田的产量基本持平,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间作套种栽培模式既提高了中草药的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优化了中草药种植模式,促进了中草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林果与中药材研究所 供稿)
[2020-10-27]
国家、省、市专家齐聚邹城,共享甘薯丰收喜悦
2020年10月17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参赛的第十届“中国1593杯”全国甘薯优质高效竞赛现场验收会议、 “加工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 、“鲜食型甘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高产示范田测产验收现场会议,在济宁市邹城张庄镇西马连沟村进行。 国家级、省级、市级甘薯领域专家齐聚我院在邹城市西马连沟设立的试验示范基地,参与验收的专家有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唐忠厚副研究员,山东省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大学史春余教授,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徐成忠研究员,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石循生经理。 专家评委按照有关高产竞赛和项目的测产验收要求,严格把关,对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建设的高产高效竞赛田和有关项目试验示范田进行认真测产,并对商品薯率、甘薯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了评价。经过专家测产,我院研发的紫薯新品种齐宁18、鲜食甘薯新品种齐宁21、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齐宁26鲜薯亩产分别达到3824.63公斤、3209.1公斤、2600.2公斤;同时我院参加的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应用课题“鲜食型甘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济薯26高产示范田,经过专家评委验收,获得了鲜薯亩产4582.9公斤的佳绩。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0-10-19]
我院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工作会议
9月30日,我院组织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工作会议。农科院领导班子成员、院属各处室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嵋橛稍旱澄榧?、理事长任艳云主持。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更好地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任艳云强调,作为农业科研人员,首先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再就是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农业科研工作上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强调,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的要求,深刻理解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我院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迅速掀起学习的热潮,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我院落实落地。 本次工作会议还对“三秋”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办公室 供稿)
[2020-10-09]
市农科院选育的齐宁18号在2020“泗水杯”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
从第二届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由济宁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薯新品种齐宁18号在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 打造泗水地瓜品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进一步加快泗水县甘薯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一县一业”建设进程,提高“泗水地瓜”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9月22日,第二届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在泗水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泗水县人民政府主办,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处处长张新明、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副处长张振、泗水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鑫等为大会致辞。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庆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强等分别作了甘薯品牌建设与优质高效、一县一业(泗水)甘薯产业发展思路、加快优质绿色甘薯品种推广应用,助力乡村振兴等学术演讲。 会议期间举行了全国甘薯优良品种大奖赛颁奖仪式,经过专家测产、评价,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薯新品种齐宁18号、齐宁551分别荣获大奖赛紫薯组一等奖、三等奖,齐宁21号荣获大奖赛食用组三等奖。鲜食型紫薯新品种齐宁18号,结薯整齐集中,口感好、食味优,鲜薯蒸煮后粘、糯、香,具有耐贮藏等优点,连续多次获得全国甘薯品种大奖赛第一名。 市农科院近年来一直将泗水县作为“一县一业”重点支持县,引进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在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示范,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支持,重点培育了山东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农科驿站担任技术指导专家,多次邀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来泗水县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免费提供甘薯薯苗、扶持企业带动脱贫等形式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积极推动泗水县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济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 (生物技术研究所 供稿)
[2020-09-27]
我院参加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9月19日,2020年全国科普日济宁主场活动在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济宁市农科院受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今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小康 践行科技为民”。 我院共有6名专家携带育成的新品种、各类植物标本、技术图册、宣传资料等现场为群众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前来咨询农业生产中出现问题的群众解疑答惑。 济宁市农科院作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一直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利用我院农业科研优势,向农民朋友现场宣传了作物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和信心。 市农科院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将农业科技提升和科学普及有机结合起来,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科研处 供稿)
[2020-09-23]
我院与任城区唐口街道举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科技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为推动任城区唐口街道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唐口优质大米品牌建设,有效撬动、盘活科技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加快促进新要素向农村一线流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打造现代高效农业新模式,9月10日,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唐口街道举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科技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景岭研究员带领其他5位专家教授签订协议,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刘鹭岩,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艳云,任城区政府副区长孔繁华等同志参加仪式。街道党工委书记蔡根臣主持仪式。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景岭同志,山东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周学标同志,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任艳云同志,唐口街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凡红同志签订四方合作框架协议。 下一步,我院将与唐口街道加强合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上下联动,大力推广水稻产业新技术,力求把水稻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力开创唐口街道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文化新唐口,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科研基地管理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供稿)
[2020-09-21]
页次:54/74页 共 7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版权所有: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37-2033758 地址:济宁市北郊济岱路9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
鲁ICP备160066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