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科技破寒潮,济宁农科院专家一线送“科技处方”
【添加时间:2025/03/06 17:54:17】
3月1日至2日,济宁市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2日1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49.9毫米,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冷空气持续影响下,3月4日凌晨全市迎来今春首场降雪,气温骤降形成"倒春寒"天气。为及时摸清雨雪寒潮天气对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情况,3月3—4日,由院党委书记任艳云研究员带队,组织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的相关专家,赴金乡、巨野、任城、汶上等蔬菜主产区开展调研与技术指导。
金乡县及周边地区是我市大蒜主产区,这场降水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蒜春季旱情,为大蒜稳产提供了保障;露地辣椒正在育苗,大多采用地头小拱棚育苗的方式,目前尚未出苗。由于春季气候多变,建议农户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根据气温及时做好辣椒育苗棚的管理措施,确保幼苗整齐健壮。金乡县胡集镇的白梨瓜已经开始陆续采收,棚室普遍采用"外覆二道幕+内扣小拱棚"的多层覆盖方式保温增温,效果较好。
专家团队又到金春雨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陶庙镇轩阳种植专业合作社查看了辣椒小拱棚育苗及工厂化育苗情况,并现场部署了加工辣椒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任城区蔬果采摘园常年种植草莓、火龙果等特色果菜,保温、增温、补光等标准化栽培措施到位,此次寒潮雨雪天气未对其生产造成明显影响。专家仔细察看了作物生长情况,建议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草莓灰霉病。
下一步,济宁农科院会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向农户传达天气预警信息,紧盯蔬菜产地技术需求,借助国家和省产业技术平台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蔬菜花卉研究所、科研管理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