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科动态
带着济宁市农科院党委的嘱托,2020年,市农科院选派的10名挂职科技副镇长干部,深入济宁市乡镇基层挂职帮扶。他们深入农业农村一线,迅速融入新角色、尽快找到发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不断提高“造血”功能,为推动济宁市乡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得到当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蒋飞、刘国伟:科技催开致富花
“老百姓勤劳、能干,只要给他们带来技术,带来科技上的及时帮助,走上种植致富路并不难。”蒋飞这样说。近年来,梁山县馆驿镇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发展,切实增强群众致富技能,特地诚邀济宁市农科院蒋飞同志任职馆驿镇科技副镇长。
馆驿镇地处梁山县东部,境内全部为平原,地势平缓,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7.9万亩,传统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蒋飞任馆驿镇科技副镇长以来,结合自己开展的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和玉米高产高效抗逆生产技术研究工作开展技术支持和服务,对馆驿镇农业生产进行系统摸底调研,有针对性的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品种选择、主要生产技术难点及需求等进行培训,为本区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结合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粮饲兼用宜机收玉米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项目,在馆驿镇均如家庭农场建设百亩高产示范方,引进种植济宁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鲁宁818、山东农科院选育的高产品种鲁单510等玉米新品种,引导馆驿镇种粮大户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节本高产高效生产水平,促进当地玉米增产增收。——在当地推广的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遴选为2021年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累计辐射带动玉米种植面积达3.2万亩。
依托国家玉米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和济宁市现代农业玉米创新团队等平台,加强对馆驿镇农民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对接联系国家和省内科研院所专家对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和推广工作3项次,参加科技下乡活动5次以上,召开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议2次(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及种粮大户等160余人次,发放宣传彩页等600余份。
同蒋飞一起在科技帮扶路上并肩作战的刘国伟,也怀着同样美好的愿望,让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掌握最先进的种植技术,让充满希望的田野因科技力量绽放致富之花。
刘国伟2020年到鱼山镇挂职科技副镇长,鱼山镇位于山东省金乡县城西5公里,大蒜是本镇具有较强优势的出口创汇产品,全镇大蒜面积3万亩。刘国伟到镇后,为尽快摸清镇里的情况,立即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促膝谈心,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全面摸排。当前蒜农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由于大蒜长期进行无性繁殖、播种时不进行严格选种,加上不良的气候条件、大蒜病毒病的传播与流行逐年积累引起大蒜品种种性退化,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大蒜市场竞争中对未来的经济收入担忧日益增加。刘国伟在对鱼山镇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生产指导方案,服务大蒜产业发展。
2021年因拉尼娜气候影响,我市天气异常,对大蒜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刘国伟及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当前气候特点,为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夺取大蒜丰收,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监测预警天气变化;结合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科学进行田间管理以及及时防控病虫害,做到早预防、早防治”等措施,并在市农科院的大力协助下制作了专题科教片,在济宁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科普宣传。
针对蒜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防治难点问题,4月份,刘国伟跑遍了金乡县鱼山镇等大蒜主产区6个乡镇10余个村,对大蒜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和金乡县相关农技部门进行了交流研讨,及时作出预研预判,针对大蒜产区出现的锈病提出前瞻性、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了蒜农损失,有效维护了蒜农利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刘国伟立志在担任科技副镇长期间尽心谋事、尽力干事、尽责成事,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把先进品种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他多次以培训会、观摩会、现场指导等方式对大蒜主产区农户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市农科院5月份开展的大蒜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暨培训会议和7月份在金乡县开展的山东省女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济宁市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活动,就大蒜优质高产新品种,水肥一体化、生物降解地膜、减肥应用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大蒜播种、收获、生产加工等新型专业机械进行了参观学习和技术观摩。愿刘国伟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得以回报——鱼山镇因蒜而兴,蒜农因蒜而富。
黄信诚、杨小华:俯身铺就致富路
黑虎庙镇隶属于济宁市梁山县,地处梁山县西北部,黑虎庙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3.69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玉米等种植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民种植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种植比较分散、缺乏规模效应,而且,该产业中还存在良种缺乏、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针对黑虎庙镇广大种植户急需有关小麦、玉米等种植等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现状,黄信诚多次到黑虎庙村、西小吴村、河西村等地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农民70多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控释肥技术明白纸》等书籍200多份,取土化验10多次,指导农民开展配方施肥300多亩,减少了肥料用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得当地农民依靠种植小麦、玉米发家致富有了底气。
根据黑虎庙的土壤类型和土壤化验分析结果,黄信诚发现该镇土壤多为沙质土壤,适合优质甘薯新品种种植。综合考虑黑虎庙镇的自然条件优势和甘薯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指导镇里建立了甘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80亩,免费提供高产、优质、食味好、栽植效益高的甘薯新品种烟薯25、普薯32等3万多株,价值5000多元。
搞农业离不开田间地头,为老百姓做好农业科技服务,更要深入田间,俯下身子埋头干。与黄信诚同样有着切身体会的杨小华深知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实实在在的做好科技服务工作。
在杨小华担任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办事处科技副职期间,她和济宁耕耘益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北马官屯村进行鲜食玉米和马铃薯间作试验,探索出鲜食玉米和马铃薯间作的适宜比例为1:2的种植模式,如此鲜食玉米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有所增加,并且鲜食玉米的遮阴效果使马铃薯出苗提前5-10天,延长了马铃薯的生长期,为马铃薯块茎生长奠定了营养基础;她主动到田海村多次查看马铃薯病害,部分植株发生黑胫病,提出撒施生石灰处理、灭菌剂药剂灌根,并加施生根剂等改良意见;对于牛官屯村春季鲜食玉米的种植,出现缺苗断垅、植株矮小及开花结实差等问题,提出补救措施。
高发瑞、段成鼎:提升技能出特色
高发瑞2020年到金屯镇挂职科技副镇长,金屯镇地处嘉祥县东南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9.96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金屯镇下辖3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9000余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37户,人数1954人。一直以来,个别农户思想保守,经济基础薄弱,苦于找不到致富增收新路子。
高发瑞到镇后,立即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促膝谈心,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摸排。自己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多年,深知科技种植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决定先从东胡庄村种植大户张春杰进行科技帮扶,以期达到示范推广的目的。高发瑞立即联系市农科院,根据张春杰土地现状及种植习惯,量身定做为张春杰提供水稻轻简化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建设优质水稻试验田一处,面积约60亩。在试验田开展氮肥减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安装诱杀害虫成虫的性诱剂装置60个。通过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减少了面源污染,提高了稻米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无独有偶,和高发瑞一样有着同样经历和梦想的科技副镇长段成鼎,在他的甘薯王国里干事创业、施展拳脚,为推动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段成鼎自2020年担任汶上县次丘镇科技副镇长以来,结合所学专业,围绕甘薯产业提质增效技术为主线,在次丘镇重点扶持甘薯产业发展,对镇内十余个甘薯种薯种苗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甘薯育苗、病虫害防控、种薯种苗繁育的技术指导。为扩大甘薯组培快繁、脱毒育苗、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段成鼎多次邀请科技大后方——济宁市农科院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成星等专家,和专家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播农业种植知识,耐心解答他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提高种植技能,受到一致好评。
李继存:推广良种树品牌
要问科技副镇长工作忙不忙,帮扶效果好不好,看一下李继存同志的科技帮扶行程就知道。李继存任职梁宝寺镇科技副镇长以来,积极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奔赴在种业调研、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等工作路途上。到镇以来,李继存立即着手调研全镇种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全镇种业的数量、规模和销量占比在全省及黄淮海区域有着非常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大豆种子更是远销湖北省等长江流域,为打造国家种业小镇打下了坚实基础。也针对种业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座谈交流和深入指导,希望逐步提升种业研发能力,尽早补齐种业科研短板,树立本土良种品牌,促进种业快速发展。针对梁宝寺镇大豆生产存在优良品种占比小、重茬严重、播种较晚、种植密度偏小、病虫草害统防统控不到位、排灌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当地大豆单产和总产水平的问题,今年和腾飞种业联合开展新品种的展示筛选试验,和秋收种业、圣地种业联合开展大豆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技术示范和种子高倍扩繁技术的培训工作。这些良种品牌打造和关键生产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将会提高明年的大豆单产和总产,促进梁宝寺镇大豆种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提出要把论文写在齐鲁大地上,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在强省建设实践中。初心如磐谋振兴,俯身铺就帮扶路,从蒋飞、刘国伟、黄信诚、杨小华、高发瑞、段成鼎、李继存到王霖、吴静、王付彬,每一位挂职科技副镇长都在田间地头演绎着乡村振兴新故事。济宁市农科院党委书记任艳云表示,要当好10位挂职同志的坚强后盾,倾情服务“三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宣传党的“三农”政策、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引领创新创业、带动乡村脱贫致富。济宁市农科院挂职科技副镇长活动,必将推动院地融合高质量发展走向更深层次,共同谱写合作共赢、携手并进的大文章,合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办公室 供稿